第(2/3)页 好在,任红缨家里吧,这母女两个都很特殊。 母亲这边儿靠着香侯府,生活比任红缨在时候还要好上一些,不然的话,也不可能任其留在京中。 女儿这里,当年一剑伤了堂兄,在府中名气也不小。 所以门房琢磨了一下,又仔细打量了一下任红缨,就知道是那位远走他乡,不太好惹的小姐回来了。 远人归家,本应该是热热闹闹。 但任府热闹不起来,府中只剩下了小猫两三只,其他人等,都已经出京他去,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回长安,都两说着。 所以,一座三进的府邸中,就剩下了母女两个和几个粗使下人,空荡荡的,除了没有人气之外,到也算清净。 母女二人七八年不见,乍一见女儿,母亲差点晕过去,悲喜交加这样的词儿都不太好形容这个时候一位母亲的心绪。 身为人母,自然是全身心的惦记自家骨肉,三十多岁年纪的人,头发已经白了有一半儿,泪眼婆娑之间,抓着任红缨的手就不放了。 反而是任红缨,想哭吧,没眼泪,想笑吧,又笑不出来,惊喜悲伤之类的情绪,有点,但不太多。 见了母亲这个样子,除了难受之外,也有点别扭。 这就是母亲和孩子的区别,自古皆然,不用赘述,实际上,平常人家的女儿,不会这么冷漠,但任红缨在外游荡已久,心性上更趋近于男儿,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巾帼不让须眉。。。。。。。。 感情更加内敛,心肠也更硬。 王罄终于吃上了一顿安生饭,嗯,说的也不太确切,被一位妇人时不时的盯上几眼,眼神儿 还分外的诡异,让他心里也是发毛,吃了没几口,就寻机告退,去客房休息了。 接下来的日子,任红缨除了在家中练剑,便不再出门,她也在犹豫,今后该何去何从,其实,她母亲那里已经开始琢磨着婚事了。 王罄已经不在考虑之列,因为这小子已经娶了妻子,出身也谈不上门当户对,知道了王罄底细,任红缨的老娘自然也就息了心思。 府中冷清不假,但好处却也有,做主的人也就她们母女两个了,女儿的亲事,好像也不用那么麻烦了。 不过,任红缨还是明白,别看老娘话里话外,都想着跟她寻一门好亲,但恐怕也不那么容易。。。。。。。。 实际上,成家什么的,她就从来没细想过,对将来自家夫君是个什么样子,她也没有任何憧憬。 不得不说,十几年与剑相伴,让她孤僻的厉害,谁要是娶了她,估计也是活得不耐烦了。。。。。。。 王罄那小子熟悉了两天环境,便开始终日不见踪影,估计又去结交狐朋狗友了。 不过,他回来之后,很多事还是得跟任红缨商量。 比如说,他已经打听清楚,国武监在四月间招收生员,大将军的护卫就不用想了,怎么瞧,他连边儿都沾不上。 而国武监也不是那么好进的,打听来打听去,王罄就有点泄气,武试他还有点信心,但文试,那是什么东西? 义妹家里虽然有那么点不寻常,但让他开口相求,别说义妹家里办得了办不了,他也断不会开那个口。 所以,他觉得进国武监有些渺茫,到是京中不少商队在招护卫,从军不成的话,他到是不愁活计,那本来就是他的老本行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