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355章 二次教育-《步步高升:从借调到权力巅峰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正在跟甘正良通话,赵思礼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叶明东用眼神示意,问他有什么事?

    赵思礼指了指电脑。

    将目光移到屏幕之上,叶明东发现有一份文件等待接收。

    打开之后,是一份农村经济发展展望,撰稿人是孙建明。

    他对着赵思礼点了一下头,结束了跟甘正良的通话,就开始看起文件来。

    其实整个文件的思路也是跟叶明东之前考虑的一样,在农村设立乡镇企业,走集体经济,如此一来可以保证大部分人的收入,进而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。

    如何做到,孙建明提出来了自己的建议。

    首先就要是因地制宜,必须先做好调查,根据当地情况,以及农业特色,先论证再立项。

    第2条就是要有相关的配套产业,形成链条,这样一来就拥有了抵抗冲击的能力。

    最后一条孙建明的建议就是,农村就业人口的入岗培训,并且要作为一个长期化的政策执行下去。

    叶明东的目光落在第3条上。

    这一条是他之前没有设想过的。

    出外务工的农民工,一般的最低文化水平都在初中以上,可是从事的基本上都是体力劳动,就是因为这样,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不够。

    如果不进行二次教育,在专业技术方面,肯定不如在厂职工。

    而且一旦当地形成产业以后,就能够形成一个氛围,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之下,反而能够催生出来更多的底层技术人员。

    说句难听的,就算是当地产业没有成功,他们手里面有这样的技术,说不定还有人能够创业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