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汉水泥-《汉并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种水泥耐酸碱腐蚀性能好,早期强度低,但是如果用高温或者蒸气加热的话,强度会增长的很快,而且使用时吸水性强,放热量低,如果普通使用,需要近两个月才能达到后世工业水泥的强度。而且土法水泥的抗冻性也不如后世的普通水泥,如果在冬天会需要一段时间的养护期,就是后世那种盖塑料布的普通养护就可以了,不要使温度太低。

    不过在此时大汉,这种土法水泥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了。再者说,将来天子刘洵准备筹建的水泥工坊也会招募民间各地的能工巧匠,这些百工巧匠定然会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,不断进行研发创造的。

    对于华夏民间的科技力量,天子刘洵是十分相信并且肯定的,毕竟历史上的大汉帝国也开创了众多灿烂的技艺和发明,足以说明此时大汉帝国的技术力量的实用性之强!

    天子刘洵知道的这种土法水泥制造方法,可以将废砖头,废陶土,废瓷器,废炉渣,废铁粉这样以前随手丢弃的废物利用起来,造价十分的低廉,而且原材料非常充足,完全可以大批量生产这种土法水泥!

    现在唯一需要天子刘洵担心的,就是在这种土法水泥在实际研发和生产中,会不会出现突发的问题,真正生产出来的土法水泥使用效果如何。

    于是,天子刘洵便将土法水泥的制作方法写了下来,并且仔细整理了一番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中常侍耿国气喘吁吁的赶了回来,身后还跟着十几名小黄门,众人用竹篓装着一些铁粉、石灰、黏土,其中两名小黄门还抬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炼铁炉,旁边一名小黄门还抱着一筐木炭。

    眼见材料齐全,天子刘洵心中大定,便对中常侍耿国说道:“你带着两名可靠的小黄门留下,其余的人全部出去,任何人不得靠近偏殿二十步之内!”

    中常侍耿国和一众小黄门微微一愣,紧接着拱手说道:“诺!”

    此时,偏殿之内只剩下天子刘洵和中常侍耿国、两名小黄门,天子刘洵便将自己准备研制的土法水泥给三人说了一下,并且将操作的流程详细的说明了一遍。

    三人闻言吃惊不已,中常侍耿国惊诧的说道:“世上竟然还有这等神物!水泥?恕仆驽钝,水便是水,泥便是泥,这水泥竟然可以由泥变为岩石?真是奇迹!”

    另两名小黄门也是震惊不已,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的奇闻。

    天子刘洵笑了笑,便假托说道:“这便是朕翻阅了上古奇书得知的一个奇物,所以今日便准备试验一把!如果成功,朕便会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制造水泥,到时候我大汉的道路、城墙、房屋,都可以使用这种水泥来修建,不但修建的速度更快,而且也更为坚固耐用!”

    这时,中常侍耿国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天家,在这几样材料之中,别的都还好说,只是这石灰是个稀罕物,就算是从市面上购买,那也是要花不少钱的,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得到足够的数量,一旦全国都开始制造这水泥,石灰肯定会出现短缺的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天子刘洵闻言也是微微一愣,而后便想起了什么,笑着说道:“这有何难?”

    只见天子刘洵笑着说道:“朕会下旨命各地郡国从沿海之地购买贝壳、牡蛎等物,这些东西都是渔民不要的废物,平时白给别人都不会有人要的,就算是大量购买价格也不会高到哪里去。”

    中常侍耿国奇怪的问道:“不知天家购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?”

    “可别小看了这些贝壳和牡蛎,将这些贝壳用火烧也是可以烧出石灰的,只是产量不太大。不过工坊可以直接建一座专门的石灰窑,专门烧贝壳和牡蛎的外壳,就算产量小,可是架不住贝壳的数量大啊,同时还可以解决一部分食物。”

    中常侍耿国听完之后,不禁感叹天子刘洵的博闻强记、见多识广,心中更是钦佩非常。

    随后,中常侍耿国和两名小黄门便在天子刘洵的指导下,开始了试验制作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