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章 跟杨知县还是得好好处着!-《寒门隐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仁和顿时愣住了。

    “还有……”秦寿面容一沉。“最近京城并不太平,储君之位不决,那几个皇子为了皇位,争斗越演越烈,已有撕破脸皮的迹象。几位皇子几年前就在朝堂中拉拢势力,物色各路贤达,而我爹更是当朝内阁首辅张居镇的学生,你该知道张首辅支持的是谁吧?”

    “谁呀?”

    刘仁和眨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。

    秦寿无语的瞪了他一眼,手握折扇,朝北方拱了拱:“大皇子信王!”

    “哦……”

    刘仁和长吟一声。

    秦寿则借着小油灯看了看他,放下手,无奈摇摇头:“刘兄,你今年二十有三了吧?”

    “是呀!嘿嘿,是不是知道我生日快到了,秦兄准备给小弟庆生呀?要不,干脆花重金让我给水玲珑这清倌人破个瓜?”

    刘仁和没心没肺的笑道。

    “你呀!”秦寿张张嘴原本想教训两句,想了想,话到了嘴边又变成了平静语气。“刘兄倒是活得舒心,如此自在某佩服得紧,不过,你对这朝堂之事不关心,伯父就没有催过你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吗?”

    “催我作甚?”刘仁和往坐榻上一躺,拿起一小水果放在嘴里嘎嘣嘎嘣的嚼了嚼。“他又没指望我出人头地,再说了,天塌下来还有我大哥顶着呢!我呢,享福就可以了,现在天下太平,我父亲当着江南一府典判,不缺钱,官又不算小,有点权,想那么多干嘛?人嘛,开心最重要啦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秦寿无语。

    不过。

    想想也是。

    刘家和秦家不一样。

    别看刘仁和父亲只是一府台典判,但背景深厚,更是依托于北方世家大族刘家。

    百年前,刘家那可是开国几大至尊功臣之一。

    当年唐国朱家之所以起兵得了天下,一半粮饷都是刘家提供的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全国各级执掌经济类官员都有着数量不少的刘家子弟。

    而秦寿的父亲,秦晖,白衣出身,通过科举取得功名,从一个小小翰林,在官场混迹了十余年,勾心斗角,才坐到了肥差姑苏知府的位置。

    “真拿你没办法。”

    秦寿摇摇头。

    刘仁和倒是眼睛转着,咂摸着秦寿的话,忽然,脑海中一亮:“你是想结交杨逍?为信王招徕人才?”

    秦寿点点头:“自然!在京城时,这位今科状元就十分低调,甚至,他本是江南道之人,可具体是哪个州县的,都没有向外透露,颇为神秘,众多想要结交之人更是吃了闭门羹。据说,信王对杨逍颇有意思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会吧?”刘仁和眼睛瞪得大大的。“中了状元,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,不仅是本族之人为之荣耀,哪怕乡里乡亲的也是喜庆不凡,怎么可能神神秘秘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。或许有皇上授意吧,反正外界只是大致知道他来自于江南道,家境贫寒,至于其他的……不仔细调查,一般人难以清楚。”

    秦寿深吸了一口气,轻轻地摇着扇子,捏着小胡须,若有所思的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呵,这个今科状元可真有意思。”

    刘仁和一笑。

    “当然。就因为他被人琢磨不透,又没有什么背景好拿捏钻营,所以刚刚当上状元,就被送到了清河县。你可别忘了,清河县最近五年可是死了三个知县,我父亲都快被吏部刑部的几个尚书骂死了……”
    第(2/3)页